溧陽市博物館位于江蘇溧陽市燕山新區燕湖公園,其建筑外形借鑒古代傳說中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制作的焦尾琴造型,貼近自然的音律、人與建筑的互動、文化與生活場景的融合在此得到充分展現。博物館總用地面積11786㎡,總建筑面積 18318㎡,整體裝飾面積超過12000㎡,其中展廳布展面積超過6000㎡。
趕時、趕質、趕工。面對艱巨任務,三可變焦派出了具有豐富經驗的博物館照明專業燈光團隊。團隊人員中有高級燈光設計師,有擁有5年以上大型博物館燈光項目經驗的安裝調光人員。憑借著三可變焦強大的設計力和精干高效的團隊力,以及現場各方的通力配合,邊設計、邊討論、邊匯報、邊施工,精確銜接、有條不紊,不分晝夜奮戰于工地,準時圓滿地完成了燈光項目,順利通過了建設方的驗收,得到各方一致好評和贊賞,充分展現了三可變焦大型項目的整體實力。
為此,三可變焦在對總體方案進行深入研究吃透設計理念和內在精神的基礎上,精心策劃,大思維周密布局,高品位光色格調,上檔次精致配燈,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圖:場景緊張搭建施工(源于:紅色源藝術機構)
一:場景需要“真”與“透”的立體燈光效果,追求場景的清晰感與真實感。
圖:“真與透”的燈光效果
二:場景主題中心突出:場景燈光的塑造不僅僅是純粹的打亮和重點照明,如何用燈光渲染出場景所表達的主題尤為重要。
場景:孟郊《游子吟》
三:景與景、人與景之間呼應融合。場景燈光的藝術處理,要平衡立體與陰影,遠景與近景,真景與假景之間的燈光關系,使得立體場景與輔助場景自然地融為一體。

場景:先民活動場景
四:運用多媒體將技術與藝術高度結合,打造自然景觀的真實自然感。
場景與多媒體以及燈光的結合,將戲劇化的效果,以及真實性與完整的表達出來,是場景燈光重中之中。對于這些展示選項進行有機結合的方法和技巧,許多設計者都有自己的創意和解釋。三可變焦憑借燈光感質的創新理念,依靠自有的“清透”與“厚重”的創新燈具,實現了與多媒體燈光的有效融合,將溧陽博物館自然景觀的真實自然感進行了真切打造,令觀眾倍感身臨其境,猶如置身真實的自然景觀之中。

圖:360度環幕廳自然景觀場景

圖:自然景觀場景局部

圖:中華曙猿廳自然景觀場景

圖:微縮古街場景

圖:人物雕塑場景